分享好友 家长学堂首页 家长学堂分类 切换频道

多感官学习,让知识记忆更深刻

2025-09-27 13:4820

“孩子背单词总记不住,今天背明天忘”“数学公式明明昨天还会用,今天做题又想不起来了”—— 面对孩子 “记不牢” 的问题,很多家长以为是孩子不够努力,其实根源可能在于学习方式太单一。只靠 “看” 和 “读” 的单感官学习,大脑对知识的印象往往很浅薄;而调动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,能让知识在大脑中形成 “立体记忆”,记得更牢、更久。

多感官学习的科学依据,来自大脑的记忆编码原理:当多种感官同时接收信息时,大脑会从不同维度对信息进行编码,比如视觉记忆负责文字、图像,听觉记忆负责声音、语言,触觉记忆负责动作、感受,这些记忆片段相互关联、彼此强化,最终形成更稳定的长期记忆。就像我们记住一首儿歌,不仅是记住了歌词(视觉),还记住了旋律(听觉),甚至能想起跟着唱时的动作(触觉),想忘记都难。

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,家长可以帮孩子设计具体的多感官学习方法:

语文学习:背诵古诗时,除了让孩子看诗句(视觉)、读出来(听觉),还可以让孩子用手比划诗句中的场景(触觉),比如背 “举头望明月” 时,抬头、抬手模仿 “举头” 的动作;写作文时,让孩子先把思路说给家长听(听觉表达),再用思维导图画出结构(视觉呈现),最后动笔写(触觉书写),多环节强化思路。

数学学习:理解 “分数” 概念时,让孩子用彩纸剪出一个圆(触觉),再把圆分成 4 份、8 份(视觉),边分边说 “1 个圆分成 4 份,每份是 1/4”(听觉);做计算题时,允许孩子用小棒、计数器等工具动手摆一摆(触觉),通过动作辅助理解算理。

英语学习:记单词 “apple” 时,让孩子看着单词拼写(视觉),跟着录音读发音(听觉),再用手在桌面上写一写(触觉),甚至可以拿一个真实的苹果观察、触摸(触觉 + 视觉),把单词和实物关联起来,记忆效率会大幅提升。

杭州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家长,曾用多感官学习法帮孩子攻克 “记生字” 的难题。之前孩子记 “掰” 字总写错,家长就让孩子先观察字形(视觉:左边 “手”,右边 “手”,中间 “分”),再读字音(听觉:bāi),然后让孩子用两只手做 “掰东西” 的动作(触觉),边做边说 “两只手把东西分开,就是‘掰’”。通过这种方式,孩子不仅记住了 “掰” 字的写法,还理解了字义,之后再也没写错。

需要提醒的是,多感官学习不是 “感官越多越好”,而是要结合知识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感官组合,避免过于复杂的操作分散孩子的注意力。比如记简单的生字,“看 + 读 + 写” 就足够;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,可能需要增加 “动手操作” 的感官环节。只要让孩子在学习中 “动起来、说出来、做出来”,就能让知识从 “被动接收” 变成 “主动构建”,记忆自然更深刻。


免责声明

此文内容为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考生网“社区服务经理”模式加速落地,区域竞争格局正悄然重塑
攻克难题的思维训练:让孩子面对难题不害怕,学会举一反三
孩子遇到难题时,常常会手足无措,甚至产生畏难情绪,其实这是因为孩子缺乏攻克难题的思维方法。家长可以通过日常训练,帮孩子建

0评论2025-09-213

做好学习笔记:让复习更有针对性,知识记得更牢
做好学习笔记:让复习更有针对性,知识记得更牢很多孩子记笔记时,要么把老师说的话全记下来,要么只记几个关键词,复习时根本用

0评论2025-09-213

培养自主学习习惯:让孩子从 “要我学” 变成 “我要学”
很多孩子学习依赖家长催促,“不盯着就不写作业”“遇到难题就喊妈妈”,自主学习能力弱,这会影响孩子后续的学习和发展。其实,

0评论2025-09-213